一、Coincall 帳戶模式介紹
Coincall 支持在一個帳戶同時交易現貨、期貨和期權,無需在多個帳戶之間進行資金轉帳。 同一結算貨幣的交易產品共用保證金,盈虧互相抵消,大大提升了用戶的資金利用率。
Coincall 目前支援兩種帳戶模式:單幣種保證金模式(Single-currency Margin,簡稱SCM)、多幣種保證金模式(Multi-currency Margin,簡稱MCM),可滿足不同用戶的交易需求,以下為兩種 帳戶模式比較:
帳戶保證金模式 | 特點 | 使用者使用條件 |
多幣種保證金 |
* 支持其他資產折合成 USDT 價值,用於永續、期權等衍生性商品交易,從而提高資金效率;衍生性商品盈虧互相抵消,浮盈可開倉。 * 帳戶可交易品種:現貨、永續、期權 * 帳戶可用模式:全倉 |
使用者預設使用此模式 |
單幣種保證金 |
* 期貨、期權等衍生性商品共用 USDT 資產作為保證金; USDT 與其他幣種資產風險隔離。 * 帳戶可交易品種:現貨、永續、期權 |
無持倉、無掛單、無負債,可切換 |
二、如何設定帳戶模式?
用戶可依自身需求設定帳戶模式。 由“設定”-“帳戶模式”或“錢包”-“當前帳戶模式”,進入帳戶模式設定頁面進行切換,如果當前帳戶中存在任何掛單或負債,則無法進行模式切換,需撤單/ 還清負債後才能切換。
如圖所示:
三、兩種帳戶模式詳細介紹
在 Coincall,單幣種帳戶模式和多幣種帳戶模式下,現貨、永續、期權等交易產品的交易規則完全相同。 在帳戶整體資產、可用保證金計算有所區別,以下做詳細介紹。
單幣種保證金模式
在 Coincall,永續、期權等金融衍生性商品採用保證金交易制度,其保證金支持幣種和結算幣種均為 USDT,即帳戶內 USDT 充足才能交易永續、期權產品。
例如帳戶A 儲值 1,000 USDT,即可進行期永續、期權衍生性商品交易;而帳戶B 儲值相同價值的BTC ,則無法直接進行衍生性商品交易,需要將 BTC 透過現貨交易換成USDT 後,才可進行衍生性商品交易。
單幣種保證金模式下各倉位保證金獨立計算,最後相加得到帳戶保證金。
永續、期權合約屬於保證金交易,用戶在交易前需掌握初始保證金和維持保證金的概念。
初始保證金 (IM) 是開倉所需的最低保證金。 包括委託開倉 IM 和持倉 IM。
維持保證金 (MM) 是維持部位所需的最低保證金。 若帳戶保證金降至維持保證金水準以下,部位將強平。
账户资产概念解释:
產品專有名詞 | 計算公式 |
可提現餘額 | - USDT幣種可提現餘額=可用保證金 - Max(0,(剩餘體驗金之和 - 總 IM - 所有買賣期權倉位的開倉價格 * 數量*持倉方向之和)) - 非 USDT幣種可提現餘額=可用保證金 |
可用保證金 | - USDT幣種可用保證金 = 保證金餘額- IM -期權期貨委託訂單凍結手續費-(提現凍結+提現凍結手續費)-現貨下單凍結 - 非 USDT幣種可用保證金 = 保證金餘額-(提現凍結+提現凍結手續費)-現貨下單凍結 |
保證金餘額 | - USDT幣種保證金餘額 = 資產淨值-賣出期權估值-買入期權估值 - 非 USDT幣種保證金餘額 = 資產淨值 |
資產淨值 |
- USDT幣種資產淨值 = 充值-提現-提現手續費+ 剩餘體驗金+系統劃轉+選擇權已實現損益+期貨已實現損益+選擇權未實現損益+期貨未實現損益+選擇權到期行使損益 -選擇權期貨訂單手續費-選擇權行使手續費-選擇權期貨強平懲罰手續費-期貨持倉資金費+現貨淨買進數-現貨訂單手續費+手續費返傭+ 手續費折扣+ 累積利息收支
- 非 USDT幣種資產淨值 = 充值-提現-提現手續費+現貨淨買進數-現貨訂單手續費+手續費返傭+ 手續費折扣+ 累積利息收支 |
未實現盈虧 | (標記價格-開倉平均價格)×持倉數量×買賣方向;買=+1,賣=-1 |
已實現盈虧 | (平倉價格-開倉平均價格)×平倉數量×買賣方向;買=+1,賣=-1 |
期權到期行權結算損益 | 行權結算收支-開倉平均價格×行權前持倉數量×買賣方向;買=+1,賣=-1 |
期權行權結算收支 | 對虛值和平值期權,到期不行權,行權損益=0; |
對實值期權,到期行權,行權損益=(結算價-行權價)×行權前持倉數量×買賣方向× Call or Put;買=+1,賣=-1;Call =+1,Put =-1 | |
結算價為到期行權前 30 分鐘標的指數價格算數平均數 | |
期貨持倉資金費 | 期貨持倉數量×資金費率 |
當資金費率為正數時,多頭支付空頭;當資金費率為負數時,空頭支付多頭;交易所平台不收取手續費 | |
賣出期權估值 | 標記價格×持倉數量,持倉數量為負 |
買入期權估值 | 標記價格×持倉數量,持倉數量為正 |
初始保證金 | 賣出期權持倉 IM +賣出期權委託開倉 IM+買入期權委託開倉 IM +期貨持倉IM+期貨委託開倉IM |
維持保證金 | 賣出期權持倉 MM +期貨持倉 MM |
初始保證金率 | 總 IM/保證金餘額 |
維持保證金率 | 總 MM/保證金餘額 |
單幣種保證金模式風控規則:點擊查看
其中,永續、期權等衍生性商品僅以USDT 為結算貨幣和保證金,單幣種保證金模式下,USDT 資產與錢包內其他資產風險隔離,即以USDT 結算的永續、期權持倉被強平、穿倉不會造成其他資產的損失。
多幣種保證金模式
有別於單幣種保證金模式,在多幣種保證金模式中,使用者的不同幣種資產會統一折算成 USDT 價值,來作為下單校驗、持有的保證金。 當用戶 USDT 幣種餘額或權益不足、但整體 USDT 價值充足時,也可以交易永續、期權等金融衍生性商品。 當由於衍生性商品合約虧損導致該 USDT 餘額小於 0 時,將會自動產生 USDT 的負債,進行利息收取。
在此模式下,IM、MM 、盈虧、期權行使結算損益和收入、期權估價等同單幣種保證金下計算邏輯;不同的是,多幣種保證金帳戶內的風險衡量均透過USDT 價值衡量,用戶 的整體有效資產折合USDT 相對所有部位的維持保證金折合美金充足,即可繼續維持部位,不足時將觸發減倉、強制平倉。
帳戶資產概念解釋:
產品專有名詞 | 幣種維度 | 帳戶維度 |
可提現餘額 |
- USDT幣種可提現餘額=Max(0, 可用保證金 - Max(0,(剩餘體驗金之和 - 總 IM - 所有買賣期權倉位的開倉價格 * 數量*持倉方向之和))) - 衍生品交易凍結數量= -Min(0,USDT 可用保證金)/價格指數/對應折扣係數 |
- - |
可用保證金 | - USDT幣種可用保證金 = 保證金餘額- IM -期權期貨委託訂單凍結手續費-(提現凍結+提現凍結手續費)-現貨下單凍結 - 非 USDT幣種可用保證金 = 保證金餘額-(提現凍結+提現凍結手續費)-現貨下單凍結 |
帳戶整體可用保證金 = 非 USDT幣種可用保證金*價格指數*對應折扣係數 + USDT幣種可用保證金 |
保證金餘額 | - USDT幣種保證金餘額 = 資產淨值-賣出期權估值-買入期權估值 - 非 USDT幣種保證金餘額 = 資產淨值 |
帳戶整體保證金餘額 = 非USDT幣種保證金餘額*價格指數*對應折扣係數 + USDT幣種保證金餘額 |
資產淨值 |
- USDT幣種資產淨值 = 充值-提現-提現手續費+ 剩餘體驗金+系統劃轉+期權已實現損益+期貨已實現損益+期權未實現損益+期貨未實現損益+期權到期行使損益 -期權/期貨訂單手續費-期權行使手續費-期權/期貨強平懲罰手續費-期貨持倉資金費+現貨淨買進數-現貨訂單手續費+手續費返傭+ 手續費折扣+ 累積利息收支
|
帳戶整體資產淨值 = 非USDT幣種資產淨值*價格指數 + USDT幣種資產淨值 |
負債 | USDT 負債 = Min (0,(USDT 幣種資產淨值-期權買方初始估價)) |
折算規則:點擊查看
風險提示:
1. 用戶使用多幣種保證金帳戶模式,由於USDT 幣種資產淨值不足,那麼該用戶自動成為「借方」。用戶保證金是由其他幣種資產這算時,對應的非 USDT 幣種被佔用的這部分額度將會被凍結,無法提現現。用戶平倉後,可以正常提現。
2. 「借方」用戶在多幣種保證金模式下,新增一種風控場景,即帳戶“資不抵債”。具體為∑非USDT 幣種資產*指數價格*折扣係數≤ USDT 負債面額時,平台風控引擎 會將帳戶非 USDT 幣種全部強制賣出換成USDT 進行還債。 用戶帳戶內會有換幣記錄並收到郵件通知。
評論
0 條評論
請登入寫評論。